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勤学习善作为勇担当—记山东冶金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教师郑龙燕

来源:智能制造系 文字:肖桃李 图片:毛丽敏 发布时间:2023-10-19 点击:

打印

  

  近日,在2023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山森数控杯”全省数控机床职业技能竞赛数控铣项目职工(教师)组比赛中,山东冶金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教师郑龙燕同志再次获得二等奖。他的事迹给党员如何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来一些启发。

  郑龙燕,中共党员,副教授,高级技师,山东省技工院校优秀教师。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同年入职山东冶金技师学院。工作以来,他多次被评为山东省技工院校先进教师、山东局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主持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篇。荣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和教研成果14项,主编、参编教材6部,累计授课18000余学时……他用一串串奋斗的足迹和一颗颗收获的果实践行着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发挥着一名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勤学习,在奋斗中追求卓越

  每一个寒暑假,对郑龙燕来说都是加油充电的日子,不仅没有休息,甚至比上班还要忙。2023年的暑假,对他来说更是忙上加忙。先是参加2023年济南市职业技能竞赛系列赛数控铣项目理论比赛荣获第二名,并取得实操比赛资格,接下来在实操比赛中荣获第五名,最终荣获三等奖;在比赛的间隙,同时奔赴济南市莱芜区和市中区参加济南市“双师型”教师培训。可以说,在短短的二十多天里,他在自己学校、比赛学校、培训学校三地之间,不分昼夜来回奔波,几乎没回过家。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挑灯夜读备理论、灯火通明练实操。为了提前结题,在比赛结束的当天,他又以同样的节奏,全身心投入到一项省级课题结题的各项材料撰写和申报工作中,最终实现了顺利结题。

  40多岁了,眼睛开始有些花的他不再是身强力壮、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一场比赛需要持续站立和走动4个多小时,对患有静脉曲张和腰椎间盘突出的他来说,比赛结束的那一刻已经拼尽了全力。9月1日下午,距离2023年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山森数控杯”全省数控机床职业技能竞赛数控铣项目职工(教师)组比赛的报名截止时间还有2个小时,此刻,刚刚提交完课题结题材料的他,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报名。比赛将于9月14日在枣庄举行,报?距离比赛没几天了,学生也开学了,没有时间准备,难以取得好成绩;不报?一直想在比赛中不断实现突破的愿望,又让他心有不甘。最终,他坚定地报上了名。说服他的是那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初心。在接下来的十来天里,他的生活又回到了那紧张、忙碌、劳累、充实又带劲儿的熟悉节奏中。

  9月11日下午,在比赛抽签正式开始前,他很想抽到第一场,那样便能在比赛结束后很快回到学生等待他的课堂,减少因比赛调课对学生正常授课的影响。但事与愿违,他抽到了第八场。既来之则安之。在接下来等待上赛场的3天里,他努力将生物钟调到比赛时间,住宿的酒店当然没有设备可供练习,那么,他就一遍遍在电脑上练习画图,在脑子里复盘比赛的每一个细节。

  听他讲到这里,记者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画面——2022年12月5日晚上十一点,冶金学院的数控车间有一盏灯依然明亮,这束孤独又温暖的光照耀着郑龙燕认真备战比赛的身影,除了机床切削工件的声音,或许只剩他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声能打破深夜的宁静。为了在原定9月份举办的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山森数控杯”全省数控机床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郑老师经常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训练到深夜。后来,因疫情原因,大赛被推迟,最终决定在12月9日采用前所未有的线上形式举办。面对被打乱的备赛节奏、不熟悉的比赛流程、不太清晰的比赛要求、不具备的录像条件、不对等的机床设备、天寒地冻的自然条件、疫情原因带来的不便等重重困难,郑龙燕说他一度失去信心却又不甘心。夜不能寐时他突然想,要是学生遇到这种情况,作为老师的他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答案当然是不放弃、不抱怨。于是他迅速调整状态,在仅有的三天时间内,想尽一切办法将能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最终,获得了理论比赛第三、总成绩第六,全省二等奖的好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次成绩的取得都不是一帆风顺,除了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外,还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赛场有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手上的各种划痕似乎成了家常便饭,甚至有的参赛选手受伤。谈到这些不容易,郑老师在笑笑的同时,说的最多的却是:“如果那道理论题再认真分析一下,如果那个零件加工细节再仔细点,我应该取得更好的成绩。”

  应该更好,这是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体现,是追求卓越的美好品格。刚工作时,为了完成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变,郑龙燕只要自己有空堂时间就去其他老教师课堂上旁听,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时间一久,被学生误认为是插班生;中午别人休息时间,他就去车间操作机床,积累实际加工经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双手上的冻疮伤疤是那段青春岁月的见证;课外活动时间刻苦研修专业课知识,扩充专业知识面,图书馆里常常留下他的身影;寒暑假他格外珍惜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在学院的栽培和自己不断努力下,他的技能水平和教学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今天,即便他已经完成了一名青涩教师到经验丰富教师的转变,他仍然保持常学常新的状态,努力拼搏的姿态,从未放弃对更好教学方式、更高操作技术、更强科研能力的追求,通过不断参加各级比赛,始终保持教书育人本领和技术水平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开拓创新思维,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熟练的操练技能以及丰富的比赛经验。郑龙燕说,这些都是他身为人民教师的职责要求和底气来源。

  善作为,在坚守中立德树人

  2021年,为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号召,山东冶金技师学院坚持开门办学,拓宽办学思路,与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联手打造“厂中校”职业教育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办学新路子。作为新事物,很多具体工作需要不断摸索,学生、教师、企业之间也需要不断磨合和相互适应,初期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党员,郑龙燕主动申请作为首批带队教师奔赴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开展教学工作。

  既然是“厂中校”,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突出所授课程的“厂中校”特色?“厂”与“校”如何进行有效融合……进厂以后,带着这些问题,郑老师和同事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主动与企业领导及员工沟通,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和用人标准,基于课程特点,结合企业产品与大赛需求,和同事们一起开发了基于企业常用的设备——压合机的三维设计模块的校本实习工作室。工作室中每一个学习项目都是企业真正在用的产品,贴近企业实际生产。每一个课题都明确了实习步骤、方法、进度、标准、目标,为“厂中校”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育人效果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耐心与学生交谈,全面细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快速转变身份,增强他们成长为一名技术人才的信心。同时,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下,成功主持申报了《产教深度融合引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究》省级研究课题。第一次“厂中校”工作,做到了教学、实践、科研有机融合。同时,他还利用休息时间,发挥专业特长,为企业员工进行无偿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助力员工长足发展,因表现突出,被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评为2021年度“厂中校突出贡献讲师”。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多年来,郑龙燕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十几年前,在数控专业实习实训课上,他带领学生加工了“有志者事竟成”等系列作品,可以说是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的先行探索,并多年来一直坚持,同时将生命安全教育、大国工匠精神、青春筑梦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真正做到了课程思政如盐在水,为学生成才筑牢了理想信念之基。

  前阵子,老师请全班吃螃蟹的网络新闻感动了很多人,这让郑老师想起了和学生在一起的温暖。他曾用拙劣的技术亲手包水饺请学生到家里吃,自掏腰包给学生买比赛用品,为了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他陪练好几天不回家,为了上好一节课,他会准备好几套授课方案,反复演练确定最优方案后才走上讲台。在接到毕业多年学生的电话咨询时,无论是专业问题还是人生困惑,他都认真解答,设身处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在他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要求中,一位好老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高度和深度,还要有关爱学生的情感温度。

  勇担当,在平凡中不忘初心

  2022年3月14日,郑龙燕背上行李,告别家人,再一次踏上了前往烟台富士康“厂中校”的火车。4个月,100多天,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他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还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回想那段时光,除了领导和同事的关怀帮助,他说是身上的责任支撑他等到了疫散人团圆的那一天。“不用像人民警察一样出生入死,也不用像医护一样挡在病毒最前面,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理所应当的义务,作为党员更要将这份义务做到最好。”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郑龙燕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新课难课主动承担,寒暑假实习绝不挑挑拣拣,驻厂出差抢在前,志愿服务不缺席,团结同事不计个人得失……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在平凡中坚守党员的初心。

  在我们看来,教学科研技能攻坚,坚持学习追求卓越;教书育人,想学生之所需,善作为巧融入,德技双馨齐培养;作为教师,始终关爱学生终身成长,用师之大爱筑梦远航;作为党员,始终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郑龙燕却用近二十年如一日的行动,践行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他无愧人民教师的荣光,无愧党员身份的神圣,是我们身边的榜样!

上一篇:我院教师郑龙燕获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

下一篇:测绘与信息管理系召开技能大赛获奖同学事迹报告会

分站: 数字图书馆 | 网络学院 | 教职工学习网 | 信息化教学 | 历史网站 |
联系我们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9108号
电话:0531-88991521
传真:0531-88793939
E-mail:yjxybgs@126.com
招生简章2024 关闭广告
右联广告 关闭广告